李明:诚敬不是对他人的道德裹挟,而是立身行己之本

明道智远 李明

诚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,更是儒家的重要价值基础和行为准则。它强调一种真诚、恭敬、专注、敬畏的态度,是立身行己、成己达人的根本。

诚敬之内涵

诚:真诚无欺,止于至善

《周易》云:“修辞立其诚,所以居业也。”这句话道出了诚的重要性。诚,即真诚无欺,是言语行为的基石,也是立身处世的根本。真诚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,更是对自己的要求。只有真诚待人,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;只有真诚做事,才能取得长远的成功。程颐说:“诚者,天之道也;思诚者,人之道也。”诚是天地的自然法则,追求诚则是人类应走的道路。真诚是内心的自然流露,是人性中最纯粹、最善良的部分。

敬:敬畏在心,专注于行

《论语》中孔子多次提到“敬”字,如“敬事而信”、“居处恭,执事敬”、“出门如见大宾,使民如承大祭”等。敬,即敬畏之心,是对事物、对他人、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。敬畏之心能够让人保持清醒和谨慎,避免狂妄和轻率。同时,敬也是一种专注和投入的态度,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,才能做到最好。朱熹说:“敬字工夫,乃是圣门第一义,彻头彻尾,不可顷刻间断。”敬是儒家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,需要时刻保持,不可有丝毫懈怠。通过敬的修养,人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。

诚敬之价值

诚敬是立身之本

《中庸》有云:“诚者,天之道也;诚之者,人之道也。”诚是天地的自然法则,而追求诚则是人类应走的道路。诚敬作为人类修身养性的根本原则,是立身之本。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诚敬的品质,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并赢得尊重。诚敬让人保持真诚和善良,不撒谎不欺诈,不做损害他人利益的事情。这样的行为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,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。诚敬也让人更加专注和投入,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,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成功。

诚敬是道德之源

诚敬不仅是立身之本,更是道德之源。它包含了诸多道德要素,如诚信、恭敬、谦逊、谨慎等。这些道德要素是构成人类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,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的重要保障。诚信是诚敬的重要体现。一个人如果言而无信、背信弃义,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和尊重,甚至会被社会所唾弃。而诚信则能够让人保持信誉和尊严,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。恭敬也是诚敬的重要表现。对他人保持恭敬的态度,是做人做事的基本礼仪。恭敬能够让人更加谦逊和低调,避免骄傲和自满,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和合作。

诚敬是成事之基

诚敬不仅是道德之源,更是成事之基。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诚敬的品质,就能够在工作和事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成功。诚敬让人更加专注和投入。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情中,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敬业精神,不断追求卓越和完美,才能做到最好。诚敬让人更加谨慎和稳健。在做决策和行动之前,诚敬的人会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评估,避免盲目和冲动。这样的态度能够让人更加稳健和可靠,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。诚敬还能让人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负责,勇于承担责任和风险,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。

诚敬之养成

培养诚敬的品质需要加强自我修养、注重实践锻炼和坚持持之以恒的努力。两宋理学家们认为,“敬”是“诚”的涵养工夫,“诚”是“敬”的应然结果,只要持之以恒地保持敬的状态,就可以达到诚的境界。

周敦颐说:“诚者,圣人之本。‘大哉乾元,万物资始’,诚之源也。‘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’,诚斯立焉。纯粹至善者也。”“诚,五常之本,百行之源也。”将诚视为圣人之本,百行之源,道德修养的基础和根本。

程颐说:“学而不知其方,则不能致远。学必以诚为本,诚者,天之道,诚之者,人之道也。诚者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从容中道,圣人也。诚之者,择善而固执之者也。”“诚”是为学的根本方法,只有以“诚”为本,才能学有所得,致远有成。

朱熹说:“读书之法,莫贵乎循序而致精,而致精之本,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。”“敬”是读书的根本方法,只有保持敬的态度,才能循序渐进,精益求精,学有所成。

陆九渊说:“敬者常惺惺之法也。”“惺惺乃不昏沉不糊涂之貌,敬则此心常惺惺矣。”“敬”就是保持内心的清醒警觉,让此心不昏沉、不糊涂。

总之,诚与敬为互相支撑之修养工夫。因为心存敬畏,所以不敢懈怠;因为心有所主,所以乐观向上;因为谨小慎微,所以不断进步。最终,也能达到“诚”之境界。

李明,现为北京明道智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、北京市中企安环信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。

拥有计量经济学、行为金融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专业背景,先后于中国人民大学统计系攻读风险管理与精算数学专业(经济学学士)、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攻读MBA(工商管理硕士)、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攻读文化人类学博士。

超过20年的文化研究与企业管理、企业文化咨询经历,曾就职于全球第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宣教处、全球100强企业韩国SK集团企业文化室,作为专家顾问,曾经服务过中国保利集团公司、中国大唐集团公司、中国海油集团公司、中国五矿集团公司、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1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,以及数十家能源电力、交通运输、机械制造、金融控股、科研院所等领域的杰出企业。执笔撰写了中国第一本企业文化测评专著《企业文化诊断评估理论与实务》(中国发展出版社,2005.12),是行走于书斋与企业之间的实证主义、功能主义和阐释主义融为一体的实力派企业文化专家。